塞 樂 斯 ( Thales)

古希臘著名數學家--塞樂斯(西元前624年~前546年),早年以販賣橄欖油維生,等到有了積蓄後熱衷於旅行,在旅行中不忘研究天文與幾何。因為常到埃及旅行,能學習古埃及人長年積累的數學知識。

他運用三角形相似性質計算金字塔的高度,獲得法老王阿美西斯的讚賞。他選擇晴朗的日子,在金字塔邊豎立一枝木棍,觀察木棍陰影的長短變化,當木棍影子長度等於木棍長時,就可測量出金字塔影的長度。因為這一刻,金字塔的高度等於金字塔影子的長度。

但是也有人認為,塞樂斯利用木棍影子和金字塔塔影的長度的比,等於木棍高與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。如果是這樣算,則表示他運用了「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」。其實,埃及人早知道類似的方法,但是只憑經驗知道如何計算,卻沒有思考為什麼是這樣計算的。


古時積累的數學知識,很多是在生活裡累積經驗,再歸結出計算公式。塞樂斯認為,這樣得到的計算公式,沒有普遍性,只有從理論證明它們是正確,才能廣泛運用它們去解決實際問題。塞樂斯提出正確的數學知識應該合乎理性邏輯推論,這是數學史上的重大里程碑,因此塞樂斯素有數學之父的尊稱。

塞樂斯首開古希臘幾何學研究的先河,下列幾項幾何性質是由他首先透過理性推論作說明的。
1.圓被任一直徑二等分。
2.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。
3.兩條直線相交,對頂角相等。
4.半圓的內接三角形,一定是直角三角形。(後人稱之為塞樂斯定理)
5.如果△ABE與△CDE,E點是AC的中點,若∠A=∠C=90,那麼這兩個三角形全等。

歷史學家認為塞樂斯應當是史上第一位天文學家,他經常仰臥觀察天上星座探索宇宙,以致他的女僕戲稱,「塞樂斯想知道遙遠的天空,卻忽略了眼前的美色」。他的墓碑刻了一段文字:「這位天文學之王的墳墓是小了點,但是他在星辰領域中的所享受的光榮是偉大的。」


參考資料:
王懷權(1981) 。數學發展史。協進圖書。


Copyright ©昌爸工作坊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