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拉 (Euler,1707-1783)
尤拉生於1707年瑞士的巴塞爾附近,父親是牧師,對數學有興趣,師承雅各·白努力。
15歲的尤拉進入巴塞爾大學隨約翰·白努力(John Bernonili)研究數學,展露數學天分,因此約翰·白努力每週一次面對面上課。
父親保羅卻要求他棄數學改專神學,幸經約翰·白努力力爭,最後父親改變心意。
17歲得碩士學位;19歲發表船桅最優位置理論得到法國國家科學院徵答第二名,在這一年得博士學位,博士論文《De Sono》發表聲音的傳播研究。
20歲時經過約翰·白努力兩位兒子丹尼爾(Daniel)、丹克勞斯(Nicholas)的推薦,遠赴俄國聖彼得堡科學院(St.Petersburg)教書, 初任丹尼爾·白努力的助教,直到1733年接了丹尼爾的位子成為數學教授。
1741年接受普魯士腓特烈(Frederick)大帝邀請前往柏林,直到1766年,這段時期擔任腓特烈姪女的家教,教授數學、天文、物理、哲學和宗教。後來將授課講義編輯成書,於1768~1722年共出版三卷,書名《Letters to a German Princess on Diverse Subjects in Physics and Philosophy》。尤拉幫腓特烈大帝研究保險制度,設計運河水利。在普魯士25年共發表了380篇論文。
31歲右眼失明,59歲時左眼也失明,他人生最後17年是在兩眼全盲下度過。
1783年9月18日人生最後一天他仍然在計算一個天文界的新發現--天王星軌道,當晚他陪著小孫女遊玩,低頭撿拾掉在地面的菸斗,卻不幸腦溢血中風身亡。
他一生每年發表論文約800頁,共計886篇論文和諸多書籍,全盲後仍持續發表了400多篇,發表論文篇數量直到20世紀才被保羅·艾狄胥超越。
尤拉全集有70冊,其中著作以下列三本最有名:
1748年出版的《無限分析引論》(Inoductio In Analysin Infinitorum),
1755年出版的《微積分概論》(Institutiones Calculi Differentialis),
1768年出版的《積分學概論》(Institutiones Calculi Integralis)。
發表作品的數量驚人,範圍涵蓋了微積分、微分方程、解析幾何、微分幾何、數論、級數、數學物理等。包括我們熟悉的Euler 公式、Euler多項式、Euler常數、Euler積分和Euler線。中學數學常見的數學符號很多是尤拉在發表的論文裡首次使用 ,例如 函數 f(x)、Σ、圓周率 π、i、e 等。
1736年發表「哥尼斯堡七橋」不能一筆畫,開創圖論和幾何拓樸的濫觴。
1748年尤拉在《無限分析引論》定義指數函數 ex=$\lim_{n\to\infty} (1+\frac{x}{n})^n$,發表Euler 公式 $e^{iθ}$= cosθ + i sinθ ,首將指數函數和三角函數連結,成為三角函數和複數理論裡最重要的公式。如果θ以π取代,則$e^{iπ}$=-1,$e^{iπ}$+1=0,尤拉很喜歡這個式子,並把它刻在柏林皇家學院的大門上。美國物理學家理察·費曼(1918~1988)曾讚說$e^{iπ}$+1=0是最美麗的數學式子。
1750年發表凸多面體尤拉公式V-E+F=2。
2007瑞士發行(Euler)尤拉誕辰300周年郵票紀念
Copyright ©昌爸工作坊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