凸槌的結論

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買一隻雞回家,他在第一天餵雞一把米第二天也餵雞一把米。就這樣連幾天,每天都餵雞一把米這隻雞認為每天都會有一把米可吃,沒料到竟然有親戚來訪,公雞也成為餐桌盤中飧。華羅庚將這一隻公雞推導結論的思考方法稱為"公雞歸納法",它是一種不完全歸納法。華羅庚認為不完全歸納法是不可靠的,如果只對部分進行研究就下結論,卻沒經過證明就說結論適用於全部,往往會鬧出笑話來。

數學歸納法是說,如果有一批編了號碼的數學命題,證明第1號命題是正確,假設第n號命題正確,如果能證明第n+1號命題也是正確的,那麼整批命題就都是正確。如同推倒多米諾骨牌,推倒第一張骨牌,假設第n張骨牌會倒下,如果第n+1張骨牌也會倒下,則所有的骨牌多會倒下。

然而事實上,就算第n號命題是正確,也不一定就能證明出第n+1號命題是正確的。數學史就發生過公雞歸納法的例子,法國數學家Legendre A.M在1798年發表二次函數f(n)=n2+n+41的所有函數值都是質數。可是他錯了,因為f(40)=1681=412 ; f(41)=1763=41×43,顯然f(40)和f(41)都不是質數。事實上,當n ≦ 39,f(n)=n2+n+41的函數值都是質數。

法國數學家Fermat猜想,對於任何自然數n,$2^{2^{n}}+1$都是質數。事實,n=0、1、2、3、4 時,$2^{2^{n}}+1$ 是質數,但是$2^{2^{5}}+1$=641×6700417並不是質數。

再看一例,$3=2^{0}+2$,$5=2^{1}+3$,$7=2^{2}+3$,$11=2^{3}+3$,$13=2^{3}+5$。是否發現大於2的質數可以表示成2的冪次方和一個質數的相加和。或許你會謹慎地再多找ㄧ些算例,$17=2^{2}+13$,$19=2^{3}+11$,$23=2^{4}+7$,$29=2^{4}+13$,$31=2^{3}+23$,$37=2^{3}+29$,$41=2^{2}+37$,$43=2^{5}+11$,....,$113=2^{4}+97$。到此,你可能會大膽下一個猜想︰「大於2的質數可以表示成2的冪次方和一個質數的相加和。」

可是這猜想錯誤,下一個質數127就出現矛盾。因為

$127=2^{1}+5^{3}=2^{2}+3\times41=2^{3}+7\times17=2^{4}+3\times37=2^{5}+5\times19=2^{6}+3^{2}\times7$。


Copyright©昌爸工作坊 all rights reserved.